子越椒,人稱斗椒,字子越,一字伯棼。他是若敖氏的后裔,若🉥敖是楚國的先祖,就是西周末東周初時楚國的國君熊儀。熊儀繼承君位之后,便開始稱為“若敖”,這是楚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專門稱謂的君王。熊儀娶隕子之女為妻,后來生了斗伯比,斗伯比以若敖為氏。他的封地在斗邑,所以也是斗氏之祖。
斗伯比生了后來任楚國令尹的子文、子玉和任司馬的子良。子玉在伐陳過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子文把令尹的位置讓給了他。子🏃🗜文的兒子叫子陽,后來子陽也做了楚國令尹。子良的兒子是子越椒。子越椒剛出生的時候,子文前去慶賀,看到他之后非常吃驚,說他身形如虎熊一般,聲音像豺狼一樣,并告訴子良,他看上去有狼子野心,不可以養下來。
子良不忍殺掉自己的兒子,就沒有聽從子文的建議。子文一直認為若敖氏一族最終會毀在子越椒手💈🏼上,直到臨死前還很不放心。臨死前,子文把若敖氏族人聚集起來,告訴他們,如果有一天子越椒執政,讓他們趕緊離開楚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被子越椒牽連,并感嘆道:“鬼需要有人時常祭祀一些食物,若敖氏家族的鬼以后恐怕要挨餓了?!?br/>
子越椒長大以后,非常驍勇,很善于統兵打仗。三十年前晉、楚兩國在城濮交戰時,子越椒跟隨叔父子玉參與了這場戰役。交戰中,晉文公兌現了多年前流亡楚國時許下的諾言,主動向后退了三舍之地。子玉不顧楚成王之前的告誡,率軍貿然向前推進,被晉軍從兩翼攻打,最終遭遇兵敗。楚軍這次失敗使若敖氏與楚國其他貴族🗡🝇🉃之間的矛盾被激化。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子越椒在這次戰役中的表現可圈可點。
蒍賈,字伯贏。子文任楚國令尹時,閱兵只用一個早晨,也不經常懲罰士卒。讓位給子玉以后,子玉閱兵用了一整天,懲罰了多個士兵。許多老臣向子文道賀,說他知人善任,子文和子玉都非常高興。在一邊觀看閱兵的一個年輕人非但不道賀,還嘲諷了子玉一🁸頓,說他既不懂治國,又不懂用兵,帶兵超過三百乘就肯定要吃敗仗。這個不怕虎的初生牛犢就是蒍賈。
楚穆王在位的時候,多次派子越椒出使各國。子越椒的蠻橫性格逐漸暴露出來,態度經常非常倨傲,令人不快。后來,子陽做了令尹,此時,子越椒是楚國的司馬,蒍賈是工正,工正是一種掌管百工的官職。子越椒對子陽不滿,若敖氏家族內部發生分裂。魯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蒍賈誣陷子陽,子陽被處死,子越椒🎌被任命為令尹,蒍賈接替他成為司馬。子越椒執政之后,楚莊王借助蒍賈、屈蕩、子重等人對子越椒進行分權。野心勃勃的子越椒對此頗有👃微詞,魯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他依靠本族人的力量在楚國城邑轑陽囚殺了曾經為他誣陷子陽的蒍賈。
殺掉蒍賈之后,子越椒騎虎難下。當時楚莊王正帶兵北伐,⚧📰🞣子越椒趁他身在中原,發動了叛亂。他駐軍椒野(今河南新野),阻止楚莊王回國。因為子越椒反叛較為突然,楚莊王有些措手不及。起初,作為緩兵之計,他打算向子越椒求和,抓了楚文王、楚成王和楚穆王的兒子作為人質去同子越椒談判,子越椒卻斷然拒絕🄺🂥🐷了。他已經做好了武裝較量的準備,在🚚📻漳澨擺好了戰場等著與王師決戰。
當年七月,楚莊王帶領的王師與子越椒帶的若敖氏在皋滸進行了一場殊死較量。子越椒連續兩次將箭射向楚莊王,莊王僥🗺幸避過。王師看到來勢洶洶的叛軍,心里有些害怕,有退卻的趨勢。為了穩定軍心,楚莊🎵🕞王急忙派人去巡視軍隊,并散布自己編造的一個謊言。這個謊言就是子越椒之前所用的兩支箭都是偷王室的,當年楚文王攻克息國之后,獲得三支神箭,其中的兩支被子越椒偷走,現在兩支箭已經用完了,他們再沒什么可怕的。
王師軍心穩定之后,戰斗力驟然上升,眾將士一邊擂鼓,一邊前進,若敖氏一族大敗,子越椒及其同族許多人都被誅殺。當時楚國的刑罰制度與中原諸國一樣,實行的都是連坐、族誅,然而子文的孫子克黃卻僥幸逃過一劫,沒有被楚莊王誅殺。這是因為子越椒叛亂的時候,時任箴尹🜸的克黃作為楚國使者正在出使齊國。
在返回楚國的路上,經過宋國時,克黃聽到了子越椒帶領若敖氏發動叛亂的事。他的隨從都勸告他暫時先不要回國,克黃卻認為自己奉王命出使齊國,如今面對🝪🍼🍗族人叛亂,如果因為害怕受到牽連而不肯回國,是違👿🎫🔅背出使之命的。如果他現在因為畏禍而不回國,四處流亡,是沒有國家會尊重和接受他的。
出于這樣的考慮,克黃以君命為重,回到了楚國。一到郢都,他就主動請罪伏法。楚莊王看到克黃不畏生死,為了向他⚡💽復命而堅持回國,又聯想到他的祖父子文為楚國的強盛而⛗🚡做出的努力,覺得克黃跟子文一樣都是忠誠而正直的人。所以,他最終決定赦免克黃,讓其免遭連坐。
楚🅡🟆莊王自即位以后🂉🌹,這是他所面臨的最大的一次內部危機。平定若敖氏一族的叛亂,鏟除子越椒,消除了楚國王族中的大族對楚莊王王權的威脅。之后,沒了后顧之憂⛒🙲的楚莊王開始一心對外爭霸。
春秋時期,晉楚兩國的爭霸非常激烈,處在兩個大國之間🌪🁼的許多小國如陳、鄭、宋、蔡等都經歷了十分慘烈的戰禍。這些小國作為兩個大國的附屬,沒有能力自保,一般是爭霸的兩方哪方處于上風,就歸附于哪個國家。作為晉楚爭奪的重點,這些國家總是戰火不斷。
楚國陷于內亂時,原本歸附于它的陳國在晉國的武力脅迫下背楚向晉。楚莊王平定叛亂之后,就帶兵去陳國興師問罪。陳國在楚國的威脅之下,又不得不背棄與晉國的盟約,重新與楚國結盟。陳國雖屈服于楚國,楚莊王卻還是不放心,甚至想把陳國變成楚☠國的一個縣,幸虧被楚大夫申叔時勸阻,陳國才保留下來。
鄭國作為一個比陳國國土面積大的國家,在晉楚爭霸中所受的戰禍更為嚴重。從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596年,僅晉國就五次對其用兵,楚國更是七次討伐鄭國。十三年中,鄭國幾乎年年遭遇戰禍,最嚴重的時候甚至遭到兩個大國的🌣🀸🁨夾攻。夾存在大國中間的小國永遠是沒有好的環境的。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