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帆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篇新理論發布后,在網絡上,甚至是學術圈產生極其糟糕的影響。
但陳帆也不打算做任何過度解釋,任由其他物理學家對這份理論提出質疑和漏洞。
因為,這篇論文,本來就運用了很多“前世”驗證的理論。在現在的時間線節點,它們還是未知的。
靈感這種東西,不及時抓住,就會稍縱即逝。
所以,這份新·大統一理論,陳帆和高銘迫不及待就開始做。
陳帆淡泊虛名,對網絡上的質疑聲置若罔聞。對于學術圈的質疑,也只是把部分手稿做個展示,能不能明白就看他們自己了。
高銘上網,看的每天郁郁寡歡。
高銘也想出名,跟了陳教授,他最期待的有一天,能夠像向小園、魏超那樣,成為某個領域內著名的學者。
現在好不容易出名,可惜是罵名。
網友們罵高銘精神病,瞎胡搞,一派胡言還帶壞了陳帆教授。
高銘哭喪著臉:
“陳教授,您要不要解釋一下?”
“我看網上把咱們罵翻了。”
“說咱們重蹈覆轍,在做無用功。說您現在好高騖遠,在想不切實際的理論和技術,說我們從搞科學成了搞科幻。”
陳帆卻很淡定,做完一個大的研究項目之后,他現在逼迫自己靜下來休息幾天: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