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一件事,太子回到東宮后仍是心有余悸。
他已經察覺到了,在他的身體逐漸好轉時候,君父對他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需要皇帝想盡辦法維護的儲君,也不再是君王百年之后權柄穩妥交接的希望,而是一個已經成年、變得有些可怕的兒子。
父皇在提防他。
他甚至羨慕嶧城公主,她還是個可以無憂無慮和父親撒嬌的孩子,而父親也樂于縱容她的任性。但他不行了,他已經永遠不是能夠無所顧忌地請父皇滿足他愿望的年歲了。
父皇沒有明說,但他能猜到——在詢問他公主是否有天分的時候,那個至高無上的男人,其實是想知道,他有沒有可能利用這個妹妹,掌控京城的軍隊……但其實他何須擔憂呢,公主才只有這么一點兒大。
即便她長大了,也確有本事做將軍了,可她也還是父皇的女兒。他難道能利用親妹妹從父親手中奪權么?
思及此處,太子也唯有苦笑。兩年前,永寧侯府在父親的默許下與他來往,世子楊英韶時常在東宮陪伴他,也正是楊英韶建議他習武強身的。原因清楚得很——他身體孱弱,誰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活到繼承大統的那一天。雖說當時皇帝還春秋正盛,可今后只會一天比一天老,朝臣們的心,也會一天比一天浮動。
想要投機的人,會選擇已經做了儲君的他嗎?當然不會,他們只會投向他那些強壯又野心勃勃的兄弟們,以便混成從龍之功,今后好得通天好處。
為了他自己,也為了大燕的皇權,他必須強悍、英明又果斷,這是身為太子的責任。
因此,哪怕一開始習武時他打不過堪堪十二歲的楊英韶,每一日睜開眼時渾身肌肉都疼得像是要裂開來,他也咬著牙堅持下來了。所謂苦心人天不負,他的身體慢慢好轉,父皇對他也益發看重,一切似乎都朝著好的方向而去。
可誰能想到,那個始終關注他的父親,也有一天會猜忌他!
太子讀過的史書中,不止一次記錄過皇帝忌憚成年兒子,對皇子尤其是太子痛下殺手的事情。或許其中八成的君王,都會在殺掉曾盡心培育的繼承人后后悔,也或許這樣草率的行為會導致王朝覆滅。可當他們下旨的時候,誰不是認定了自己和兒子只能活一個?又有誰相信自己的判斷會出錯,有誰相信殺死親子只會叫后人說他們糊涂?
他曾感慨自己的父親是個雖嚴肅但仁慈又英明的君主,但現在,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了。父皇對他嚴肅的態度,是因為希望他更加長進呢,還是因為覺得……他長大了,是爭奪皇權的敵手了呢?
此時或當韜光養晦,然而韜光養晦便能叫父親安心么?時日一天天過去,皇帝會越來越老,而他卻仍是年富力強。
路到此處,無法回頭,只能接著走下去。便是父皇疑心了,猜忌了,他也只能表態、解釋、略作讓步,可已經攥在掌心的力量,卻是絕不會交出去。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