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荷沒有想到荒地會來這么多人,看看林小叔背的背簍,有點擔心自己蒸的包子不夠。 想著早知道就在蒸點饅頭啥的了。 “小小年紀啥時學會皺眉了,”林小叔看到林雨荷緊皺眉頭,把手放在林雨荷的頭上揉揉,“啥事都有小叔,以后別皺眉了。” “知道了小叔,你都把我發型給揉亂了,”林雨荷把自己的頭從林小叔的手下逃離。 “小叔,今天來的人太多,包子好像不夠,”林雨荷把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她擔心有人分不到會鬧事。 林小叔笑笑沒說話,背著背簍走到村長徐旺跟前,低聲嘀咕了一會,然后把背簍交給了村長。 “來來來,今天林家蓋新房大喜,所有的孩子都站在這邊年紀大的站在另一邊,”村長的話說完。 嘩啦一下都朝一起擠,他們可看到林小叔把背簍給了村長,雖說不知道背簍蓋著的是啥,看著林家還準備了糖,那他們也不傻,背簍里的東西也不差。 “站好都站好,排隊,誰不聽話的不發給誰,你,說的就是你二賴子,你多大個人了還朝孩子隊里面擠,要不要一點臉。” 徐旺他是村長也不怕得罪人,村里人也不敢得罪他,再說徐姓是村里的大姓,訓起人來也沒有顧忌。 村里的二賴子也是破罐子破摔,“村長,要臉要是能吃飽肚子,那我就要臉。” 林雨荷真是覺得像看戲一樣,人生百態這也算一態吧! 村長徐旺也拿這樣的人沒辦法,看著村里個個瘦的像個猴的孩子,在看看林家的包子,聞著香味他也饞了也想吃。 “一人兩個,不準搶,”村長提著背簍跟著林阿爺,由林阿爺發給孩子,的確一個孩子兩個不偏不倚。 只有家里孩子沒來的有點覺得虧大了,早知道都帶過來。 凡是村里過來的老人一樣的給了兩個,看到背簍底下還剩了幾個,分不過來就不再發了,給蓋房的幾個勞力一人一個。 林雨荷也從背簍里拿了兩個,對著剛才大聲說要臉能吃飽肚子的二賴子招招手。 “大侄女,你叫我,”二賴子雖說是做人叔叔的,笑的滿臉討好,林雨荷把手上的兩個包子遞給了他。 二賴子滿臉感激的接過兩個包子,“謝謝你荷丫頭,家里有啥活說一聲,賴子叔有力氣能干活,不要錢給吃的就行。” 最后還嘿嘿兩聲,林雨荷看這人的言行舉止還行,就像林阿奶說過的話,都是窮鬧的。 林小叔擋在二賴子與林雨荷中間,把林雨荷朝身后拉了拉,“賴子哥,有事不要找我侄女,來找我,能幫的我幫你。” 二賴子笑了笑沒有多說,揣著自己在地上撿來的糖果大棗,拿著林雨荷給的兩個包子,撒腿朝家里跑去。 “小叔,這個賴子叔把包子拿回去給誰吃的呀!”她可是看到荒地不少領到包子的老人孩子,都沒舍得吃。 “他雖說人不靠譜,可是個大孝子,有一個包子也是給他爹娘一人一半,他自己也就聞聞味。” 林雨荷對這個二賴子的印象更深刻了些,她也該給他們家招點人了。 林小叔沒說的是,就因為這樣,剛才林雨荷給二賴子包子他沒有阻攔,也是村民沒有鬧起來的原因。 “小叔,等你有空你跟我說說村里人的情況,”她雖是從小在村里長大,以前不常出門就算出門都是低頭,可能連人都認不全。 林阿奶看到荒地還有不少村民在這邊沒走,“大家都回吧!東西都發完了,一個沒有了,”她還把背簍提起來給村民看。 林小叔陪著林雨荷在房子這邊前后院都看了一遍,說了那些地方需要改需要注意的地方,蓋房的大師傅吳有才找了過來。 “雨荷丫頭,房子明天就能收頂,你看這幫兄弟也是出了大力氣的,咱們這邊有個規矩就是活干完要請這些人吃頓飯,你看。” 吳有才是越說聲音越小,他知道林家講究,每天這邊都是給他們燒的米湯當茶水喝,而且每天中午的一頓飯,多少都能見到肉。 他手下的這幫人悄悄跟他說,每天就盼著林家的這頓飯。 他今天看到林雨荷知道林家都聽她的,也是提了一嘴,要是林家不愿意請,那就算了。 “哦,這事我知道,阿爺跟我說了,明天能干完,那就后天中午請,”林雨荷不想因為最后一頓飯得罪人。 “哎,好好,我這就去跟他們說說去,讓他們也高興高興,”吳有才離開后。 林小叔有些不高興,“雨荷,誰家找他們干活也沒像咱家一樣天天有肉,現在干完活還要吃,看我們家好欺負。” 林雨荷跟林小叔考慮的不一樣,“沒事小叔,不是說規矩嗎?請就請吧!就一頓飯的事。” 主要是林家在村里是小門戶,就他家和三叔爺家,她家還沒壯大到能得罪村里,等她產業起來村里人靠她吃飯,也就是她說的算的時候。 這也就是她送三個弟弟去讀書的第一步,這個時代都敬著讀書人,她家三個讀書人村里人也不敢太欺負她家。 遠遠看到林阿爺過來,“雨荷,我讓你阿奶和阿娘都回家了,家里也離不開人,是不是吳有才來找你說飯的事。” 林雨荷只是笑一笑沒有多說。 看到林雨荷的點頭和二兒子的臉色不好看,有絲了然,“孩子,我的想法還是請,現在還不到得罪村里人的時候。” 林阿爺說完,三人都是靜默沒有人吱聲,林家不光要賺銀子,還得有自己人。 前后看了下沒有啥大問題,林小叔要送林雨荷回去,臨走時林阿爺說了打井的人下午就會過來。 看了一下在哪里打井比較適合,叔侄倆個一起回了家。 離荒地不遠的官道一側,停了一輛從外面看不出什么的馬車,“公子,我打聽清楚了,這幾間房子就是那三個廚子的,或者說是三個廚子中那個小姑娘的,剛剛那是房子上大梁撒喜。”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