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行動經過袁紹的宣稱,算是結束了,但是情況遠沒有那么簡單。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開啟容易,結束難。
田豐、審配為代表的冀州本地人和逢紀、辛評為代表的外地人之間的矛盾也由此產生,雙方出現了相當程度的摩擦與不和。
在日常探究此事和其他事情的會議上,雙方之間的氛圍相當緊張,態度相當惡劣,田豐甚至指著逢紀的鼻子罵他“奸佞”,要求袁紹懲處他,惹得逢紀大怒,袁紹的面色也不好看。
后面很多事情上,雙方針鋒相對。
逢紀建議在清河國募兵,田豐就建議在趙郡募兵。
逢紀建議監禁各國宗王,田豐就建議善待各國宗王。
逢紀建議派人去往各地挑動地方勢力和宦官的矛盾,田豐就建議精修內政,挽回冀州頹勢,把主要力量放在整理冀州上。
突出一個對人不對事。
雙方的對立情緒日益嚴重,這讓經歷過當年劉備一手主導的今古文之爭高峰期的袁紹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既視感。
不僅如此,這一波實際上的仇殺和互相吞并的行為差點讓冀州變成黑暗森林,于是很多地方的中小家族或者農村等地方為了防備可能出現的危險,進行了武裝化行動。
并且因為這一情況實際上在袁紹的命令頒布之后并未立刻停止,在袁紹看不見的地方,互相攻殺的行為還在繼續,所以一些沒有自保能力的人們出于極度的恐懼被迫逃離家鄉,向四面八方安全的地方逃難。
而有一些實力的人們則被迫自己武裝自己,對官府的號令充滿了不信任,官府的行政成本一下子無限度的增大了,這對袁紹后續的征兵納糧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這一點,就算是后面袁紹的軍隊入場,對某些不聽命令的家族進行懲戒之后也沒有多少好轉。
只能說命運的禮物早就標注好了價格,但是出身高貴的袁本初從未注意過這個價格,或者說,他覺得他家祖上在跟著光武帝入關的時候就已經幫他支付好了所有需要支付的價錢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