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眾分布最廣泛最密集的地區被三名中郎將各自劃分戰區針對。
而大將軍何進作為三名中郎將的直屬上司,對三人進行指揮和領導。
初步的軍事準備已經做好,接下來,就是具體的職責劃分和軍隊組建問題。
東漢與西漢不同的是,在東漢建立之初,出于實際問題的考量和地方分離勢力的抬頭,劉秀便下令停止了西漢郡國兵的組建和訓練,不允許地方擁有郡國兵。
東漢朝廷只在雒陽設中央軍,又在邊關、地方要沖之地設營兵,遇到戰事更習慣于臨時招募組建軍隊,以雒陽中央軍作為骨干進行填充,然后征戰,打完之后再行裁撤,以此節約軍費。
臨時招募來的軍隊能不能打且不說,雒陽中央朝廷掌控的軍隊,那是正兒八經的職業軍隊,專業技能那還是杠杠的,一點都不弱。
而且東漢帝國這臺機器雖然老舊腐朽,但是真的要運作起來的話,哼哧哼哧的,還是能往前挪幾步的。
光和七年三月初一,天子劉宏登臺拜將,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令其總攝平定太平道叛亂事。
何進感激涕零,表示愿意為劉宏效死力。
于是何進親自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于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
又下令在雒陽八關設置都尉駐防,進一步強化京師防御,防止萬一的情況下,關東地區的黃巾軍流竄到京畿之地,以至于威脅到東漢帝國的心臟。
與此同時,三名要正兒八經上戰場的中郎將把雒陽朝廷的軍隊分的差不多了。
北中郎將盧植將率領北軍五校士負責河北戰場,與已經起事的冀州黃巾軍對抗,力求將其消滅,平定冀州。
另外,南中郎將朱儁和東中郎將皇甫嵩各領一軍,統領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分別負責豫州兗州、青州徐州兩個戰區。
兵力分配上,三人統帥的兵力是相差不遠的。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