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昆彌得到了張飛的回信之后,大為欣喜。
他立刻回復張飛,表示他是大漢忠臣,大昆彌的勢力一定會幫助漢軍對付小昆彌和康居國,如果漢軍決定征戰,大昆彌一定會帶兵支援漢軍。
張飛于是定下了完整的作戰計劃。
而董卓這邊也有自己的外交任務,大昆彌搞定之后,董卓強勢要求小昆彌和康居國一起歸順漢帝國,成為漢帝國的藩屬國,接受漢天子的政令,如若不然,必然會遭到漢軍的討伐。
小昆彌和康居國接到消息之后,對漢軍這一要求的態度非常不友善,幾乎是把漢使驅逐著離開,放開話,說想要臣服,可以,戰場上見真章,否則就少去他們面前空口說大話。
張飛聞言大怒,遂下令展開對小昆彌和康居國的戰爭。
當時是貞觀四年的三月份,張飛將虎騎軍全軍調集到疏勒國境內,令尉頭國、溫宿國、姑墨國、龜茲國四國給漢軍提供糧秣,并且分別派遣軍隊跟隨漢軍一起作戰,得到五千各國聯軍。
隨后,一萬五千軍隊進入烏孫國境內,得到了大昆彌所部兩萬余人兵力的支持和糧秣的支持,張飛以全軍主帥的身份發起了對小昆彌和康居聯軍的進攻。
小昆彌和康居聯軍方面對于漢聯軍方面的進攻其實一開始的態度比較消極,他們內部當時有著較為龐大的反戰勢力。
這些人認為漢帝國強盛,漢軍強大,彈指間覆滅西域強國焉耆國和疏勒國,漢天子的名號足以嚇跑能征善戰的鮮卑人,這足以證明漢軍難以戰勝,既然如此,他們就更不應該和漢軍為敵。
須知大昆彌已經投靠漢軍,如果漢軍戰勝,大昆彌必然趁勢吞并小昆彌領地,屆時大昆彌一定會展開對他們的清算,戰敗的下場就是如此的恐怖。
難道還要繼續戰斗下去嗎?
小昆彌本人當時是很動搖的。
但是康居軍隊的統帥納利多對小昆彌發起了游說,認為小昆彌應該堅決抵抗,不能和漢帝國講和,否則一樣會受到漢帝國的支配乃至于奴役。
而大昆彌率先投靠,已經占了先發優勢,到時候各種給小昆彌小鞋穿,頂到最后,搞不好還是要造反,還是要戰爭。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