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是古文學派的戰神,皇甫嵩背靠今文學派,這兩個學派任何一個成為重號將軍染指軍權都不是張讓愿意看到的事情。
同樣的,劉宏也不是很愿意看到他們染指軍權,所以答應了張讓的建議,讓宦官集團的勢力在漢軍軍界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壟斷。
面對這種情況,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都很不愿意看到,但是他們又無能為力。
他們不是沒有過機會,皇甫嵩當時帶著七八萬的軍隊討伐涼州叛軍,何等威勢?
可是他沒把握住機會。
今文學派始終不能染指軍權。
古文學派也差不多,盧植原先也是帶兵,還有一州軍權,現在則在雒陽城里從事政治工作,看上去權勢滔天,但是并不能威脅到宦官集團的利益。
唯一有點能耐的劉備還在涼州做涼州牧,能力有,兵權也有,奈何不在雒陽。
雒陽的兵權,是完全被宦官集團把持了,不僅如此,張讓還身兼尚書令一職,利用自己靠近皇帝的優勢,竟然能與袁隗、盧植在尚書臺內分庭抗禮,袁隗和盧植不能壓制張讓。
大家稍微一總結,愕然發現這些年來,宦官集團居然不聲不響的把自己的權力擴張到了這個范圍。
他們不僅染指行政權,還對司法權進行了侵略,掌控了中央軍權不說,還有自己的財政力量,儼然成為了一個完全體的內部小朝廷。
劉宏哪怕只依靠這個內部小朝廷都能完成一段時間的行政過渡,外部大朝廷不知不覺間竟然被侵奪了相當一部分的權力。
這引起了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一致的不滿。
但是當前這個局勢下,他們想要重新和過去一樣合作對抗宦官集團已經不可能了,雙方的仇怨已經不可扭轉,古文學派卯足了勁兒想要向《儀禮》發起沖擊,今文學派也是日日夜夜都在想著要把《左氏春秋》給擊垮。
他們彼此不能調和矛盾,面對宦官集團的步步蠶食,頗有些進退失據的感覺。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