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學派長久以來積累的內部矛盾在整個國家陷入危機的狀態下,陡然爆發了。
爆發的是如此的令人猝不及防。
現在還留在盧植府上的這些人驟然成為了少數派,而多數派已經隨袁隗去袁府另立山頭了,留下來的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驚慌、尷尬、憂慮的情緒不一而足。
“這卻如何是好?”
服虔一臉焦慮道:“袁次陽為何突然提起這件事情?他不知道眼下的局勢嗎?還是說,他是故意的?他故意想要趁這個機會損壞子干的威望?”
蔡邕嘆了口氣。
“還用說嗎?一看這袁次陽就是有備而來,子干和我們都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全然沒有防備,而且……他說的確實有點道理,能吸引很多人。
除了《左氏春秋》,其他古文經典的傳承之家眼饞閥閱名門的地位也很久了,當初他們為了打敗今文學派的確出了很大的力氣,現在卻沒得到相應的回報,心里有怨氣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樣說著,蔡邕把視線轉移到了一旁的荀爽身上。
“荀公,您……”
“別看我啊,這件事情和我有什么關系?”
荀爽攤開雙手苦笑道:“袁次陽最初還是愿意和我商議一些事情的,但是很早以前開始,他就越來越不愿意和我商議事情了,我們之間本來也算不上是朋友,最多算是熟人。
我只是聽說最近一段時間里他正在做一些事情,把家族子弟往戰場上派之類的,至于今天,我也是萬萬沒想到,我只能說,四世三公汝南袁氏,所圖不小,未來的情況,不好說了。”
留下來的眾人面色不佳。
少傾,服虔試探著詢問道:“那子干是個什么意思?子干不會不戰而降吧?就那么眼睜睜看著袁次陽帶著今文豪門在咱們古文學派作威作福?”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