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人選安排完畢之后,劉備也做出了軍隊的編制安排。
西北軍區,東北軍區,西蜀軍區和江南軍區,都按照一個主力軍搭配兩個新兵軍的方式來搭配兵力,而中原軍區則按照兩個主力軍和兩個新兵軍的方式來搭配兵力。
雖然新兵軍缺少正兒八經的戰斗經驗,沒有主力軍那么豐富的作戰經驗能夠支撐起艱苦的作戰,但是以他們的訓練水準和戰斗意志,劉備并不懷疑他們無法承擔起重大的作戰職責。
倒不如說,給他們一些機會,他們一定可以帶給劉備豐厚而驚喜的回報。
于是,西北軍區中,劉備安排張飛統領的虎騎軍和第十三軍、第十四軍兩個新兵軍,以酒泉郡祿福縣為軍區本部駐地。
東北軍區安排牽招統領千牛軍和第十五軍、第十六軍,以漁陽郡漁陽縣為軍區本部駐地。
西蜀軍區安排劉晟統領神策軍和第十七軍,第十八軍,以犍為郡江陽縣為軍區本部駐地。
江南軍區安排關羽統領天威軍和第十九軍、第二十軍,以及南陽營兵、廬江營兵和九江營兵這三支營兵,以南郡江陵縣為軍區本部駐地。
中原軍區則安排徐晃統領本部虎賁軍和曹仁統領的鷹揚軍,另安排第二十一軍和第二十二軍接受徐晃的指揮,以山陽郡昌邑縣為軍區本部駐地。
剩下六個主力軍和兩個新兵軍則繼續保留在中央戰區,由劉備親自統領,劉備本身就是中央軍區的最高負責人——大將軍。
如此一番干脆徹底的軍隊改編改組和軍隊駐防地調整之后,劉備便下令給大將軍府軍部,讓他們用最快速度協調此事,讓所有的軍隊士兵都根據各自的最新駐防地,在一年之內完成全部的調動安排。
最遲到建安五年九月,劉備需要全軍完成最終的調動安排,開始駐防當地,執行駐防、訓練任務。
在此期間的一切支出,全部走軍費支出,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調防計劃和協調計劃,需要在一個月內開始整體行動。
總而言之,劉備需要他的軍隊盡快到位,最好不需要一整年的時間就能完成軍隊的駐防計劃,實現對地方相當程度的震懾。
當然了,他的這一番大動作根本就不需要整體軍隊全部到位,已經足以對雒陽朝廷內部知道此事的人產生一些小小的震動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