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想了想,覺得郭嘉說的還是有道理的。
早些時候,他們還在涼州的時候,他曾聽劉備說過一句話。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所有的軍事,都是為了達成政治目的,而所有的政治,也將以軍事作為最終解決的依據。
也因此,明智的統治者會為了明確而有利的政治目的而動用軍事力量,否則,就叫窮兵黷武。
劉備建設江南軍區、動用大軍南下收拾黃巾軍,所為的把江南納入自己的統治范圍之內,是為了人口、土地、稅收、資源。
或者說是為了發展,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才會動用軍事,而不是為了軍事而軍事。
想通了這一點之后,關羽就覺得郭嘉所說的有點道理。
山越遍布整個揚州大半區域,江南地區每個郡幾乎都有山越的活動蹤跡,要是擺出一副只會攻打不會談判的形象,讓山越賊人為之絕望,那要打多少仗?要多少年的功夫才能解決掉他們?
目前來看,漢軍最有效的攻擊方式就是猛火油罐給老子燒,那這樣打下去的話,難不成到最后要用猛火油罐把整個江南燒一遍?
那需要多少猛火油?
朝廷能供應的起嗎?
漢軍初來乍到,立足未穩,若是此時就對山越擺出一副趕盡殺絕的姿態,雖然能震懾宵小,但無疑會為之后的政治行動增添大量的成本。
劉備對他說過,限奴行動發起之前,天下事務還是三分政治七分軍事,但是限奴行動發起之后他就要全面過度到三分軍事七分政治了。
他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戰略威懾力,把這種威懾力發揮到極致,不到必要時刻,不使用武力,就算使用武力,也要有的放矢,精確打擊。
這樣做不僅省錢,也能無形中擴大威懾力的額度。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