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棧不是很了解并州的山和地形,聽著徐和這樣稱贊關羽,心里頭多少有些忌憚。
但是多年山大王、土皇帝的成功經驗讓他認為關羽就算能打,也消滅不了他,并不認為關羽就有多大的本事能把他們那么多年的經營連根拔起。
在丹陽郡經營那么多年,費??梢耘闹馗f沒有人比他更懂丹陽。
這里的山路,這里的資源,這里的水,這里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
而關羽不懂。
“并州是并州,揚州是揚州,這里是丹陽,是吾等祖地,他關羽再怎么能打,面對咱們這每一座山必守、每一條山路必然設下埋伏的情況,又能如何呢?
是,他們兵多能打,但是山路崎嶇,他們兵再多,路就那么寬,大軍過不來就是過不來,咱們不一樣,他們過不來,咱們熟悉山路,咱們能走,等他們在山野之中迷路,咱們就突然殺出去給他們一個好看,這難道不好嗎?”
費棧所說的,徐和倒也不是不認同,因為丹陽郡的地利優勢確實很大,很多之前官軍多次圍剿都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而失敗了。
也正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徐和與司馬俱等人決定死守在這里,而不是繼續南下奔逃。
他們也不認為關羽能取得全勝,最壞的情況,是雙方在丹陽山區里打成膠著之勢,進入對峙狀態,開始拼消耗。
漢軍的消耗很難從本地獲得補充,幾萬人的軍事消耗太大,本地支撐不起,需要從外地轉運,如此一來,軍事成本就大大增加了。
劉備打得起消耗戰嗎?
有了一點點底氣之后,黃巾軍和費棧集團就堅決抵抗這個事情做出決定,絕不投降,絕不認輸,堅決抵抗,一直到完全勝利為止。
關羽雖強,但他們并不認為自己沒有獲勝的可能。
確實如他們所說的,關羽在親自考察了戰地地形之后,對這一戰使用之前戰術的想法就改變了,他認為丹陽山區并不適合大兵團聯合作戰,適合小股部隊穿插作戰。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