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朝廷頒布命令。
除了張溫以車騎將軍的名義成為討伐涼州之戰的主帥之外,又安排數名輔佐他的軍事人員,其中,朝廷拜董卓為破虜將軍,拜周慎為蕩寇將軍,拜劉備為騎都尉。
破虜將軍和蕩寇將軍這樣的將軍,在這個時候都屬于雜號將軍,并不常設,一般是有軍情的時候臨時設置,事畢即撤,將軍號也并不保留。
騎都尉掌領騎兵,位次將軍,與校尉同級,無固定人數,名義上屬于光祿勛管理,不過實際上一般都是皇帝信任的親近之人擔任這個職位。
劉備出任這個職位的消息傳出來,朝廷上下的反應還是比較大的。
尤其是對于追隨他的人們來說,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劉備的地位節節攀升,出任騎都尉參與討賊之戰很明顯意味著他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皇帝對于劉備是有所期待的。
憂的則是劉備怎么又要上戰場了?
你就不能安分點好好的讀書學習,然后繼承《左氏春秋》傳承,最后帶著咱們一起飛升?
明明他只要老老實實在尚書臺升遷,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倒騰,然后等過個幾年學業大成,再從盧植那邊接下左氏春秋傳承,就能開宗立派了。
到時候劉備安心做自己的大學問家,老老實實在安全的地方培養學生,把自己的名望推到一個新的層次上,以期成為古文學派未來的掌門人,這不是很好的路線嗎?
之前輿論普遍認為皇帝把劉備放在尚書臺里面升遷是重視劉備愛護劉備的表現,是想要細心培養劉備的表現,所以讓他在尚書臺里面鍛煉能力。
這樣不僅可以讓劉備鍛煉能力,還相對來說比較安全,未來劉備可以走三公九卿的路線。
又是經典傳承人,又是三公九卿高官,借此機會網羅門生故吏、培植劉氏的勢力,再培養自己的兒子、孫子,使他們輕松步入仕途出任高官,這都不是難事。
假使劉備的壽命更長一些,活個六七十歲,有生之年看到涿郡涿縣劉氏開創三世三公之偉業,未嘗不可!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