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杜奕瑾的第二天,一凡坐在高雄應科空教室的電腦前,屏幕左側是“聊聊”的後臺數據——8所高雄高校、45個社團入駐,日活突破5000人次;右側則攤著一張銀行存單,5億2千醒新臺幣的數字格外萬目。林萱抱著用戶回饋表走進來:“社團催著加跨校報名功能,A社團說要加2個兼職開發,得再撥筆經費。”
一凡隨手在經費申請單上簽字:「從備用金里劃,不夠再跟我說。」直到林萱離開,他才點開新文件-《5億資金與「聊聊」團隊規劃:先鋪路,再談分配》。前陣子忙著專案上線、競賽籌備,他沒空想資金和GU權的事,如今「聊聊」步入正軌,是時候理清「誰出錢、誰做事、未來怎麼分」的核心問題了。
一、明確「出資主T」:現階段,所有投入由一凡承擔
「聊聊」從校園小店起步,到租商業主機、跟A社團合作,再到如今籌備諮詢和投資公司——每一筆錢,都是一凡從彩票資金里支出,沒讓團隊掏過一分錢。他在文件里寫下「目前出資結構」:
資金來源:100%來自一凡個人彩券所得5億新臺幣;
投入范圍:「聊聊」平臺開發、伺服器租賃、競賽參展費用、A社團合作經費,以及即將成立的顧問公司、投資公司啟動資金;
獲利現狀:“聊聊”目前無任何盈利,所有投入均為“策略鋪墊”,不追求短期回報。
「現在跟團隊說GU份太早。」一凡對著文檔自言自語,「張學長、林萱、阿凱跟著我g,是因為認可聊聊的價值,不是為了GU份。而且專案還沒盈利,談GU份容易分心,不如先讓大家專心做事,錢的事我來扛。」
當天下午,團隊討論諮詢公司預算時,阿凱隨口提了句:「咱們現在花錢跟流水似的,要不要找個機會湊點錢,也算大家一起入GU?」一凡笑著擺手:「不用,現階段所有投入我來出,你們專心把技術、運營項目做好——等能賺錢就知道了
二、規劃「未來GU權」:先留空間,等時機成熟再談分配
雖然眼下不提GU份,但一凡早在文件里為團隊留了「GU權預留區」:
技術GU:為張學長及A社團核心成員預留,未來根據「聊聊」技術迭代、伺服器優化的貢獻度分配,預計占5%-8%;
營運GU:為林萱、阿凱預留,依大學合作拓展、用戶成長、顧問公司業務落地的成果分配,預估占3%-5%;
選擇權池:額外預留10%的選擇權,用於x1引未來加入的核心人才如北部大學的技術達人、有經驗的投資人。
「GU權分配不能拍腦袋。」一凡在文檔旁標注,「得等兩個時機:一是諮詢公司簽下第一筆百萬級合同,有了穩定現金流;二是''''聊聊''''覆蓋全臺20所高校,用戶量突破10萬——到時候坐下能看到項目的價值,再坐下來談GU份,才更公平,也不會傷感情。」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