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什么人,心里的感覺錯亂了,那判斷就會出錯的,腦子思維也就混亂不堪了,這樣的情況,心理防線就很容易被攻破的,趙括他們三個人現在的情況,差不多就是這樣情況的前奏,他們的感覺已經是開始錯亂了,開始胡思亂想了。
這樣的狀態下,呆著一分鐘都是煎熬,一開始的時候,趙括以為會有人審自己的,而且時間不會久的,最久也不會拖一天的,誰知道從進來后,自己一直被閑置了,除了一日三餐有人定時送來,別的事情幾乎是沒有,不要說審自己了,就是送吃喝的人,對自己也是一言不發,好似自己就是空氣,視而不見。
一開始幾天還可以理解的,時間一長,心里就不安了,煩躁不安越來越嚴重,整日整夜的胡思亂想,讓自己吃不好飯,睡不著覺了,這樣的日子啥時候才能結束呢?
李奎和劉能還好,兩人還能講一講話,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獨自一人的趙括,也只能對著墻壁自言自語了。
劉偉到了省里,直接就按韓景給的電話號碼撥打了電話,幾分鐘后,就有車輛將他接走了,接他的人也不問他是怎么來的,劉偉也不問接他的人是什么人,全程都沒有交流,車子七拐八拐的進入省軍區在城郊的營地,下了車子,有專門的人接待他,并將他帶到了監控室,在這里,他能清清楚楚的看到趙括、李奎和劉能的一舉一動,聽到他們的一言一行。
劉偉也是老公安了,又是干刑警的,對犯罪分子的心理可以說是了如指掌,更不要說對趙括他們了,李奎和劉能雖然也是公安機關的負責人,其實怎么做到這樣的位置,猜也猜出個七七八八的,雖不能肯定是什么樣的途徑,但能肯定的是他們絕對不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干到負責人的位置的。
有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奎和劉能雖然不是靠真本事干出來的,但是,時間一長,耳聞目睹也能知道犯罪分子的一般表現,以及他們的心理變化。難道他們就沒學到些反審訊的東西?學不到精髓,總不會連皮毛也學不到吧?
李奎和劉能,當然學到了點皮毛,但是,不頂用,前幾天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他們預測那樣的,根本就沒有人提審他們,沒有人把他們當回事的,更不要說對他們怎么樣了,幾天下來他們開始自己懷疑自己了,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心緒不寧,這樣的狀態下,開始疑神疑鬼。
何況是近一個星期,也沒有什么變化,要知道官場的事情也是有規律的,被帶走了一個星期,如果沒有被撈出來,說明這事情就難辦了,超出了想撈人的能力范圍,里面的人心里承受力也就到了極限臨點了,所以說,一星期時間在官場中也是眾所周知的黃金時間,就好像救人一樣,錯過了黃金時間段,一般的情況下,被救援者也是九命一生,大多數都是不再盡力去援救了。
劉偉坐在監控室看著趙括的一舉一動,觀察著他的神情,知道趙括已經是面臨著心理崩潰的邊緣了,就是換成別的人,估計也是這樣的狀態,即將結束了‘官場黃金時間’,還是沒有人把自己撈出去,也沒有人提審自己,心里能踏實下來嗎?
再看著李奎和劉能兩人,狀態也是和趙括差不多,聽著李奎和劉能私下的議論,就知道他們兩個人內心也是倍受煎熬,李奎的依仗就是市政法委書記李先進,自己的叔叔,他不知道現在又調崗任紀委書記了,李奎知道自己處境相當危險,自己是李先進的侄子拋開不說,親屬關系有時候也是不頂用的,在利益面前就是親兄弟,親父子又怎么樣?文革時期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李奎也不指望自己的叔叔以親屬關系來撈自己,他知道這希望不大,他寄于李先進希望的是因為自己和他的利益關系,他們叔侄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利益關系,他要是出事了,李先進能心安理得嗎?
李先進指望著李奎扛下了所有的事情?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別人不知道,不了解李奎,李先進能不了解?放著幾天不管不問,再略施小計,然后再提審李奎,保證他能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所以說,李奎知道自己的叔叔肯定是想盡辦法,竭盡全力的救自己出去的,多待一分鐘都是危險的,夜長夢多的事情誰不知道呢?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