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對那些孩子的關心從來不比任何人少。
結束了這里的考察之后,楊光就想著趁著天亮,去這里的聚居區看一看,看看這里到底是怎樣的貧困法。
不過對于他的這個提議,李牧是不太贊成的,下了大高地再接著之前的路往里面走,最好的路就是那種兩米多寬的生產路了。
現在天色亮,還好走一些,但是再過一兩個小時,山中的路就看不清了,這個時候進去,那晚上,就只能呆村子里了。
對于這個情況,姜易并沒有任何的抵觸,來的時候,他就考慮到了可能在農戶家過夜的情況。
“小劉,你騎上摩托,去林村老支書家里打個招呼,讓他安排幾間好點的屋子,今晚給客人住!”
李牧拗不過楊光和姜易,只能順著他們的意思,不僅派了人提前打招呼,還讓后面的人去帶他們的行李。
兩個小丫頭也是重新坐上了驢車,搖搖晃晃的向著更深的山村走去。
邊走邊看邊討論,過了半個多小時之后,他們終于來到了第一個村莊,就是李牧所說的那個林村。
剛一進村,姜易就發現,這里跟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樣,放眼望去,幾乎家家戶戶都是那種兩層的小竹樓,一點也看不出貧困的樣子。
最后還是老支書給解了惑,說建這小竹樓并不花什么錢,都是就地取材,叫上族戶親友幫襯,不出仨月,一個竹樓就能落成!
隨后,李牧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告訴姜易,寧西盛產竹子,山林之中,百分之七十五都是竹林。
像這樣的小竹樓,幾乎是家家戶戶的標配,不僅是因為便于取材,更是因為這種小樓能有效的防備蛇蟲鼠蟻,屬于非常傳統的建筑。
而且,竹子也是這里的經濟支柱,寧西活躍著數量不小的竹制品匠人群體,這里的竹制品就是他們的一大收入來源。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姜易笑了,因為他找到了這個地方的生財之道。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